menu

自然环境描写

〔释义〕 自然环境,指人们活动和事件发生的自然空间景象,包括地理状况、山川风光、日月星辰、花草树木、鱼虫鸟兽、季节特点,气候变化等等。写作中对这些景象进行描摹,刻画,称自然环境描写。相当于绘画中的“风景画”,常和表示社会环境的“风俗画”相提并论。它们都属于环境描写范畴。

自然环境描写在小说创作中有多种作用。它首先能提供有关人物活动的自然背景或场所,形象地介绍出故事发生发展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增强作品的画面感、形象感和时空情境的真实感;其次还能从侧面烘托人物的性格和内心活动或渲染某种气氛,抒发、表达作者以及人物的感情。再次还可以对情节发展起铺垫和推动作用。自然环境描写要善于捕捉和表现自然环境的特征,学会分离和组合,并运用种种修辞手段和准确、生动的语言把景物写活,写美;使其不仅具有如上的表现作用,而且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但在具体运用中,要避免为写自然环境而写自然环境的盲目性倾向,要使自然环境描写渗透时代气息,反映地方风貌,并在折射人物感情、烘托人物性格、发展情节和表现主题方面发挥多种表现功能。

〔示例〕 吴强:《红日》中的一段自然环境描写

……

太阳西下到接近了地平线,天边堆积着五颜六色的云霞。浅蓝色的天幕,像一幅洁净的丝绒,镶着黄色的金边。天幕上的那些云朵,有的像是陡峭的山峰,有的像是高背的骆驼,有的像是奔腾的骏马,有的又像是盛装艳丽的姑娘,它们在轻轻缓缓地移行、变幻。

……

〔简析〕 这段文字着意刻画了夕阳西下之际天空云霞所呈现出的绚丽景观和无穷变化的形态,描绘了大自然的神奇美。而这种神奇美是在一次大胜仗之后,由军长沈振新眼中折射而出,因此自然地反映了人物的喜悦和欢快的心情。把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人物的刻画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景因人现,情以景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