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线性结构

〔释义〕 以线的缺乏厚度和宽度而只有长度为喻,指作品中那种强调时间的进程,事物的发展和人物的行动,而不注意空间的配置、场面刻画和对人物、事物作静态描写的结构形式和方法。因为它的特点是着重表现事物的纵向进展、延伸,故又称“线式纵向结构”,是小说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

线性结构的第一个特点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故事情节,表现事物的发展、演进和变化,这也是一切叙事性作品固有的特点。它的第二个特点是不注重场面刻画和静态描写的“块式”表现方法,而着重写事物的进程,人物的行动。“线性”的“线”,主要指故事情节的发展线,人物或事物的“行为线”。作品以富于行动性的叙述为主,对于事情,由始而终,由因而果,按发展变动的轨迹作出反映。

线性结构的“线”和单线型、复线型结构的“线”,不是同一概念,后者指线索而言,“线性结构”的“线”主要指故事情节和人物行动过程;但二者又有联系,那些以时间发展变化为线索的文字,不论单线或复线均可称线性结构。线性结构和直线结构也不完全相同。直线结构指故事的叙述少波澜曲折,而是平铺直叙,一往直前,由开头直到终局。线性结构自然包括这种直线型结构,但也有跌宕起伏的“曲线式结构”,只要是以时间为序,强调事物发展进程的,亦属线性结构之列。线性结构是个统摄性的结构概念。线性结构的记叙,过程清楚,头绪简单,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易于为读者理解和把握,但因不注意场面,不注意描写,故事情节有时显得缺乏具体性和形象性,人物形象也显得不够饱满,缺乏立体感。因此,要和“块状结构”相结合,即既要注意写清事情进程,又要注意场面刻画,人物的描写;处理好时间和空间,叙述和描写的交叉和联接。

〔示例〕 (明)吴敬梓:《聊斋志异》中的“促织”

故事以“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写起,接着写成名充里正役,会征促织,其妻投巫问卜,得到“启示”,成名捕得促织;却又被其子弄死。后其子身化促织,勇猛异常,成名得以进献官府,官府大悦,重赐成名,其子不久亦复苏,于是满门荣耀,“裘马过世家”。

〔简析〕 故事虽不无曲折,但总的倾向是着重故事进程的叙述,依时间先后为线一步步展开情节,较少场面的刻画,几无人物肖像的静态描写。总的来看,叙述得头绪清楚,脉络明晰,因果了然,保留着“故事”体作品的基本特点,迎合了读者急于知道事情的进展和结局的听读心理,但由于不注重景物、环境、场面的刻画,特别是不注重人物形象和性格的细腻表现,整个作品显得繁弦促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文学作品应有的艺术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