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敛思维也称辐合思维,或集中思维。它是将发散思维提出的众多设想和方案加以集中、收束,并从中选定最佳成果的思维方法。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提出设想阶段和实现设想阶段。在前一阶段,发散思维占主导地位,可以广开思路,多方设想。但在后一阶段,则应聚敛思维占主导地位,确定一个实施方案,形成周密的计划,付诸行动。如果在发散思维之后不再进行聚敛思维,不对那些众多的设想和方案作出评价和选择,找不到明确而最佳的思路,就无法形成创造性的思维。因此,美国创造学家海纳特在《创造力》一书中说:“发散思维只有同辐合思维综合起来才有现实基础,对社会有益。”
在写作构思阶段,作者面对客观材料运用发散思维方法设想出许多各式各样的文章立意和结构布局之后,就要运用聚敛思维方法集中思路、理出线索,取长补短,选择和确定文章的主题和结构,使构思活动向纵深发展,最终写出主题鲜明深刻、谋篇布局精巧严谨的文章来。比如,面对优秀共青团员张海迪的事迹,可以表现她身残志不残的顽强精神;可以通过她揭示自学成才之路;也可以写她“是颗流星,也要把光留给人间”的崇高思想境界;还可以阐发她的“只要精神不倒,就能创造出美好的新生活”的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等等,这些构思和主题都可以写出不同的文章来,但究竟哪一种构思更好呢?就需要写作者运用聚敛思维从中选择最佳方案,然后将其他方面的内容向这里汇聚,形成完整的构思。《中国青年报》特约评论员敢峰的《在为人民服务中开辟出成才之路——三论张海迪》一文就是从张海迪身上所反映出来的各种精神和品质中,抓住最根本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信念和生活目的。以此为中心,将为人民服务和个人成才联结起来:个人成才是为人民服务的需要,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目的激励自己必须尽快成才。明确了这一内在的辩证关系,运用聚敛思维方式将张海迪各个方面的行为和表现都集中到这一焦点上来,形成了文章的主题。可见,聚敛思维在形成和提炼文章主题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凝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