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外部动作是指剧中人物在舞台上的形体动作,如走路、拿东西、吃饭、喝茶,以至击剑、舞蹈等观众看得见的动作。动作是戏剧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精髓,但并非所有的外部动作都具有戏剧性。剧作者在设计每个人物的外部动作时,应该知道,要使外部动作富有戏剧性,应该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它是剧情发展中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并推动剧情继续向前发展;第二,它能够透露人物隐秘的内心活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在每一个形体动作中,只要这形体动作不是机械的,而是充满内心活力的,那末其中就藏有内心动作、体验。”(《戏剧理论译文集》第一辑)因此,精心安排人物鲜明有力的外部动作,是刻画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推动剧情深入发展的重要艺术手段。
〔示例〕 郭沫若:《屈原》
第二幕中的一个场面:南后设下毒计,陷害屈原。她请屈原到内廷观看《礼魂》的排演。歌舞表演正在进行:
南后复将左手高举,一挥,歌舞乐三者一齐停止。
南后:啊,我头晕,我要倒。(作欲倒状)三闾大夫,三闾大夫,你快,你快……(倒入屈原怀中)
屈原因事起仓卒,且左右无人,亦急将南后扶抱。
楚怀王偕张仪、子椒、上官大夫出现于青阳左房,诸人已见屈原扶抱南后在怀,但屈原未觉,欲将南后挽至室中之座位。
南后:(口中不断高呼)三闾大夫,三闾大夫,你快,你快……(及见楚怀王已见此情景,乃忽翻身用力挣脱)你快放手!你太出乎我的意外了!你这是怎样的行为!啊,太使我出乎意外了!太使我出乎意外了!(飞奔向楚怀王跑去)
屈原一时茫然,不知所措。
楚怀王及余人由东房急骤下阶,迎接南后。
南后:(由左阶奔下,投入楚怀王怀抱)太出乎我的意外了!太出乎我的意外了!
楚怀王:你把心放宽些,不要怕,郑袖呀!
南后:啊,幸亏你回来得恰好,不然是太危险了!我想三闾大夫怕是发了疯吧?他在大庭广众之中,便做出那样失礼的举动!
屈 原:(此时始感觉受欺,略含怒意地)南后,你,你,你怎么……
楚怀王:(大怒)疯子!狂妄的人!我不准你再说话!
此后,楚怀王中计怒斥屈原;屈原受辱,沉痛而愤恨,奋力分辩;楚怀王免掉屈原的左徒官职,令子椒和靳尚将屈原挟持下去。
〔简析〕 在这场戏里,南后佯装头晕,“倒入屈原怀中”,屈原信以为真将她“扶抱”,楚怀王等人走上,南后料定楚怀王看清此状,“忽翻身用力挣脱”,“飞奔向楚怀王跑去”,楚怀王“急骤下阶”,南后“投入楚怀王怀抱”,人物这一连串的外部动作,促使剧情发展发生了重大转折,人物关系急遽变化。楚怀王失去了对屈原的信任,罢了他的官,否定了他“楚齐联盟抗秦”的政治主张,转而听信张仪“绝齐和秦”的政治阴谋,使南后、靳尚与张仪的毒计得逞,注定了屈原的悲剧命运,推动剧情朝着屈原遭囚禁、被陷害的方向急转直下。
同时,这一连串的外部动作,揭露了南后为了保住楚怀王对她的宠幸,置国家与民族的利益而不顾,寡廉鲜耻,玩弄阴谋,心狠手辣的卑劣心理;也暴露了楚怀王不辨是非,昏庸轻信,将个人情感置于国家之上的愚顽性格;而屈原在遭到突然打击面前更显出志洁行廉、坚贞自守的政治家品格。
不难看出,人物外部动作的设计和安排,只有从剧情发展需要和人物性格刻画出发,才能获得鲜明强烈的戏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