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黑格尔说:“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能见诸现实。”(《美学》)在戏剧中,动作是表现人物性格最有力的手段,一般可分为外部动作和内心动作,其总和称为人物行动。要塑造戏剧人物形象就要表现人物的行为动机、行动目标和行动线。行为动机是人物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进行斗争的政治、思想和感情的基础,是人物采取行动的精神力量,也是他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的依据。行动目标是人物全部行动过程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行动线是人物以行为动机为动力,为实现自己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贯串动作。一个剧作者在设计人物行动时,必须明确人物的行为动机、行动目标和行动线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才能心中有数地塑造戏剧人物形象。当然,这三者之间不是孤立、割裂地表现,而是通过具体鲜明的性格化动作体现出来。
〔示例〕 (德)席勒:《阴谋与爱情》
剧中宰相瓦尔特是个狡黠、狠毒的家伙,他靠拍公爵的马屁和毒杀了前任宰相,窃取了现在的权势。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宰相地位,决定让自己的儿子斐迪南去娶公爵的弃妇米尔佛特夫人。因为这位夫人虽然被公爵抛弃了,但她对公爵仍然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只要能利用儿子笼住米尔佛特夫人,瓦尔特就可以控制公爵、专权宫廷。但是,斐迪南与音乐师的女儿露伊斯深深相爱,誓死不与“特权婊子”米尔佛特夫人结婚。于是,宰相瓦尔特和他的秘书伍尔牧设下了阴谋诡计,利用斐迪南对露伊斯的爱火孵出蛀虫,蛀蚀斐迪南的爱心,使他怀疑露伊斯的贞操。他们监禁露伊斯的父母;欺骗、逼迫露伊斯给宫廷卫队长写情书,作为释放她父母的交换条件;他们唆使卫队长故意在斐迪南面前失落那份情书,使斐迪南陷入嫉妒怨恨的痛苦深渊。斐迪南在妒火燃烧中与露伊斯绝情,双方饮毒而死。最后,阴谋戳穿,真相大白,宰相和伍尔牧一同被扣押起来。
〔简析〕 宰相瓦尔特的行为动机很明确:巩固和扩大自己已经窃夺的权势地位;他的行动目标也很清楚:催成儿子斐迪南与公爵弃妇米尔佛特结婚;他采取的手段是:利用伍尔牧的诡计,监禁露伊斯的父母,欺骗、逼迫露伊斯给卫队长写假情书,唆使卫队长故意在斐迪南面前失落假情书,激起斐迪南对露伊斯的怨恨、绝情等一系列贯串动作构成了他的行动线。在宰相瓦尔特的一连串具体行动中阐述了他的动机,点明了他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他贪婪、阴险、狠毒,不惜以亲子的爱情和生命作代价来满足个人欲望和野心的卑劣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