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这是发现与突转的一种形式。剧中人物本来处于顺利的情境中,由于突然的事情发生,人物一下子转入逆境。运用这种技法,可使剧情进展出现较大的波折,将人物置于矛盾冲突的漩涡里,使人物的思想性格、内心世界得到充分深刻的展示,是加强戏剧性的重要手段。
写顺境时要着意渲染,气氛浓郁,安排造成逆转的因素必须自然合理,并有足以使人物陷入逆境的强度,否则不可能造成强烈的戏剧效果。
〔示例〕 (元)关汉卿:《望江亭》
谭记儿和白士中在白姑姑的撮合下结成了美满婚姻。二人你恩我爱,如胶似漆,日子过得很快活。白士中勤于公务,秉公执法,深得民心,社会秩序安定,百姓安居乐业。
不料,一天,白士中坐过早衙,正在前厅闲坐。老家人从京城送来了老夫人的一封信。信中说:杨衙内奉了皇帝圣旨,来谭州要杀他的头,要他早做准备。看罢家信,白士中焦躁不安,他想,杨衙内官报私仇,皇帝不明真相,糊里糊涂地降了圣旨,已经无法挽回,这可如何是好?他呆呆地坐在前厅发怔。
谭记儿在后堂左等右等,不见白士中回来,心中有些不安。到前厅去看望时,只见白士中慌忙将信藏到袖子里,谭记儿顿生疑窦,二人发生误会。最后,白士中不得不拿出信说明真情,夫妻陷入险境之中。
〔简析〕 剧中竭力渲染谭记儿和白士中结为夫妻之后的美满、欢愉,突出他们处在一切如意、一切顺利的情境之中。老夫人的一封信造成情势突然逆转,使人物陷入逆境,情节发生大迭宕,形成悬念,观众不得不关注人物的命运,期待着他们夫妻对付杨衙内的办法。
剧中安排造成逆转的偶然因素——老夫人的一封信,前边已有交代:白士中家住京城,世代官宦,对于儿子生命攸关的大事,不能不关切,不通报。来信既自然又合理。信中内容提到场衙内欲陷害他们之事,第二折一开始也清楚地交代了杨衙内早对谭记儿垂涎三尺,欲纳为妾而不得。如今得知白士中娶了谭记儿便怀恨在心,利用权势,蒙骗皇帝,欲置白士中于死地。这种狠毒行径也出于必然。
因此,造成逆转偶然性因素全在必然的情理之中,又以来势猛烈的强度将谭记儿和白士中逼到危在旦夕的险境里,达到了顺境逆转法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