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警句生辉

〔释义〕 报告文学议论手法之一。警句,泛指那些文字洗练而含义丰富深刻的句子,能精确、概括、透辟地说明一个道理,颇有警戒之意。报告文学采用警句的形式进行议论,使议论充满真理的光辉,则为“警句生辉”的议论方法。它不但能使议论严谨简练,而且能启人深思、耐人寻味,让人领悟出事物深层的意义。

警句生辉的议论,往往是报告文学作者对生活真谛、人物命运苦心探求后所获得的透彻触悟,是对事物本质的透视,对人生道路的洞察,是生活激流中淘洗出来的金子,是作品主题思想的结晶,它常常带有丰富的哲理光彩。

警句生辉的议论,是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常有的一种语言形式,由于它用语简明,易于上口,读起来文气振作,所以不易被人忘却。有时,即使作品内容淡漠了,也会因记起警句式的精辟句子,而把作品的情节、内容串连起来。

〔示例〕 魏钢焰:《红桃是怎么开的》

……

荣誉呵,革命的荣誉!你是那么坚贞,光彩!就像那长征草地上的篝火,游击队手中的红灯,它提醒战士,照亮路程,燃烧理想,鼓舞斗志!你又是呵,那么严肃冷峻,毫不徇情!谁要是偷窃你的羽毛,当作帽子上的装饰,谁要是对着你的红灯,只照自己过去的脚印,他就会被你那电火般的目光,直射得冷汗淋淋,无地自容!

〔简析〕 这段深刻的议论,是警句与诗情的交融,字里行间闪烁着哲理的光辉,折射出工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赵梦桃十年如一日,通过一个个荣誉的考验,一步一个脚印,不歇气、不换肩地手持党交给她的红旗举到底的革命精神,展示了这位英雄模范人物的美好心灵。它启迪人们思索,如何向赵梦桃那样正确对待前进道路上的荣誉,永远保持她那种豪迈乐观的气度和先人后己的情操。这种对荣誉的透彻理解和真知灼见,虽然浸透在议论的笔墨中,但读者完全可以把它当作警句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