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性格化细节

〔释义〕 在文学创作中,刻画各具性格特色的人物形象,是作家的主要任务。报告文学也不例外。报告文学显示人物性格,主要是通过性格化细节来表现。没有富有表现力的足以揭示人物性格的细节,形象无法浮动起来,作家的感情就很难找到宣泄点,更谈不上艺术的感染力了。

充分发掘那些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细节,首先要熟悉和理解这个人物,在采访中要打开人物的心扉,善于发现和捕捉人物性格化的语言、举止和行为。在此基础上去精选那些性格化的细节,尽可能描写出人物性格的多侧面,反映出人物形象的全貌。要防止把人物的性格消溶到原则中去,淹没在长篇累牍的叙述议论之中。

〔示例〕 柯岩:《美的追求者》

作品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十二岁的韩美林和雕塑组的同志照完像,组长叫他送到城里去冲:

“可千万不能动呵!”组长说。

“我紧紧地攥着。”小韩答应。

“现在还没有相哩,知道不?”

“你一说,我不就知道了么。”

可从四里山到城里有四里路呢,四里路一个人走且得走一阵呢!走着走着小韩心里痒痒起来了,攥得紧紧的,手心也出汗了。“他们又逗我玩哩,没有相?哼!没有相不白照了半天?”“不能看,为什么不能看?”“好吧,我不看他们,光看看自己还不行?”小韩像被谁拉住了似的,停在山坡上,脚也挪不动步子了。四边看看,风吹着,太阳晒着,一个人也没有。一只小鸟歪着头冲着他唱,小韩挥挥手赶走了那只小鸟,十分敏捷地打开了包胶卷的黑纸:“嘚儿”拉开了一卷,真的什么也没有;“嘚儿”再拉开第二卷,还是什么也没有。哼,骗人,还想让我空跑一趟哩!小韩气鼓鼓地跑回去了。

〔简析〕 夏衍在《给一位青年作者的信》中指出:“描写一个人物,就仔细描写出这个人的形象、性格、精神、状态……这一切,都必须用细节来显示的。作家头脑里积累的生活细节愈多,作家笔下表达这些生活细节愈准确,作品才能真实、生动和感人。”作者正是这样做的。她像巨匠运斧,抓住富有性格特征的细节,几下就雕琢出了韩美林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将一个好奇心强,什么事都想知道,都想亲自看看的既无知、淘气又可爱的小孩子,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尤其是“‘嘚儿’拉开一卷,真的什么也没有,‘嘚儿’再拉开一卷,还是什么也没有,哼,骗人”,这些反映形象性格特点的描写赋于人物形象以神韵,读来使人捧腹大笑,久久不能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