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反复强调

〔释义〕 反复强调,是报告文学艺术的强调手段之一。其特点是,相同的内容和语言在作品中多次出现,反复申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恰当地使用“反复强调”手段,能使作品中的形象鲜明,主题突出,感情强烈,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有节奏的反复还能形成起伏回荡、声韵和谐的音乐美。但反复的主要作用是能加强语言的感情气势,强化某种感情色彩。

反复强调从内容的类别分,有叙事的反复,描写的反复,抒情的反复,议论的反复;从材料的份量分,有一个部分的反复,一段文字的反复,一个句子的反复,一个特殊词语的反复;从安排方式分,有连续的反复,间隔的反复,首尾的反复;从规律性方面分,有不规则的反复和有节奏的反复等。

反复强调,必须是在不如此不足以寄其情、达其意的情况下使用,也就是要自然、真挚。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的反复,是毫无意义的。

〔示例〕 骆宾基:《我有右胳膊就行》

作品写了一个伤了左臂的伤员在战场上的表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作者重点描述了三个镜头。

第一个镜头——

“我伤了……”不知为了什么,他神智不清地喃语起来,“我伤了……什么地方?”

“左胳膊。”健民向他嘴里送了片止痛锭,安慰的说:“不要紧,你别怕,一到后方医院马上会治好的,不要紧。”

“胳膊!”他突然现出惊讶而激忿的微笑,“胳臂,”他又重复了一句接下去说,“左胳膊,我不是怕……只要留着右胳膊就行,我还是会到前线去使枪打敌人的。”第二个镜头——

“轰”——照明弹又闪出了雪亮的光圈。奔跑在荒草和田垄间的队员,赶快卧下了身躯。健民抬起担架床向壕沟里伏下。

轰!——轰!约莫百磅的炸弹掉在三十米外爆发了。

“健民,健民……”微吟在草丛里高叫起来。

“怎么……我……我……”伤了左胳膊的汉子从担架上跳下来,“我还有右胳膊,我还有右胳膊,日本飞机还他娘的赶尽杀绝……我不到后方了,我到前线去……我到前线去!”

第三个镜头——

“呀!”健民蹲伏的双腿软瘫地倒下了,“日本军是毒辣的,就是失掉手脚的残废伤兵也不让他再活着,再……”

“我还回到前线去,我有右胳膊就行。”吊着左臂的汉子疯狂样向罗店防线跑去。

〔简析〕 作品运用反复强调的手段,通过三个镜头的重点描述,突出了伤员忘我的献身精神。“只要留着右胳膊就行”,“我还有右胳膊”,“我有右胳膊就行”——这是伤员在昏迷中,被敌机炸弹声震醒后,以及奔赴前线的三句含义相同的语言的反复,真切地表现了这位伤员崇高的忠勇与牺牲精神。读完全文后,伤员的“我有右胳膊就行”的话语,久久回荡在人们耳边,伤员的爱国的肺腑之言呼唤着后来人继续前进。这种反复强调的手段,的确收到了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