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标题强调是报告文学艺术的强调手段之一。标题是作品的眼睛,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具有概括全篇内容、揭示主题和吸引读者的作用。从标题这双“眼睛”里,不仅可以看出作者的艺术风格和写作意图,而且还可以看出作者构思的巧拙和概括力的强弱。大凡优秀的报告文学,都是十分重视作品标题的制定的。
在报告文学的标题中,常常可以看到强调手段的使用。比如,有的标题从主题出发,强调了作品的立意,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红桃是怎么开的》、《祖国高于一切》、《在大时代的弯弓上》等。有的强调了作品的主要情节和人物的主要事迹,像《追老姚》、《两村行》、《敢立军令状》、《“两用人才”的开发者们》等。有的强调了写作的范围、时间、地点等,如《在这片国土上》、《发生在那个夏季》、《来自大洋彼岸的报告》等。有的强调了主人公的名字和身份,像《雷锋》、《铁托同志》、《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船长》等。
不论使用哪种强调手段,作品的标题都应该努力做到贴切、简洁、醒目,并尽可能新颖生动、有吸引力。如《五朵金花》、《中国姑娘》、《痴情》、《当我们赞美玫瑰的时候》、《越过太平间》、《中国的旋风》、《追赶太阳的人》等等,读者一接触到这样的标题,就会急于读下去,迫不及待地到作品中去寻求答案。
〔示例〕 理由:《她有多少孩子》(从略)
〔简析〕 叙写我国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一生的主要事迹的报告文学,取标题为《她有多少孩子》,既简明、醒目,又非常贴切。它形象地强调了林巧稚一生从事的迎接生命、保护生命、连接巨大的生命链条的妇产事业。她一生从事妇产科工作五十多年,接生的孩子恐怕有成千上万,她接生的孩子都有了孩子、孙子,而她自己,为了事业抛弃了个人的婚姻、幸福,一直过着独身生活,没有一个孩子。但是谁又能说她没有孩子呢?她把接生下来的成千上万个新中国的孩子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透过这一标题,读者看到了一位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奉献给妇产事业的可亲可敬的老专家的崇高形象。她虽然没做过母亲,“却无愧是我们可爱的第二代,第三代的母亲,而且是精神上非常富足的一位母亲”。
《她有多少孩子》这一标题,的确是一个内涵深刻、耐人寻味的好标题,既强调了立意,也强调了作品的基本内容,还强调了作者的倾向性,同时强调了人物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