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事件结构是报告文学结构类型之一。它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结局的顺序组织材料,展示作品内容的结构样式。其结构特点是:全篇作品以一个中心事件作为结构核心的基础,人物形象的刻画完全服从于事件本身的安排;人物活动的内容也同样受事件自然发展过程的制约。倘若去掉这个事件,人物就站不住脚,作品就完全不能成立。
事件结构的报告文学作品,涉及的社会生活面比较广,强调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用事件来贯串整个作品,通过事件本身以及人物对事件的态度来体现主题思想。因此,采用事件结构时,要掌握以下几点:一是选取蕴含深刻意义的大事件为结构基础,而不能随便取一件事为核心,然后把主题思想从外部加进去;二是选取与主要人物关系密切的事件,以便在事件的展开之中体现主题;三是注意所选事件具有连续性,要能够贯串全篇,不要选“半截子”事件,以免影响结构的完整。
〔示例〕 巴金、茹志鹃:《手》(从略)
〔简析〕 这是一篇典型的事件结构类型的报告文学作品。作者注意选取蕴含着深刻主题意义的事件作为作品结构的基础,全篇没有横出枝蔓,也没有穿插切入,完全按照事件本身发展的逻辑关系展开情节,结构作品。
作者为了把国际上罕见、国内绝无仅有的“断肢再植”的事件原原本本介绍给亿万读者,严格按照当时事件的来龙去脉安排作品的顺序,并且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当时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和情节。作品从1963年1月2日上午8时10分光景写起,写上海机床钢模厂年仅26岁的青年冲床工人王存柏由于操作不慎将自己的右手轧断在冲床上并落到了落料盘内,就此,一场场紧张的抢救断肢的战斗便打响了。作品的一个个“特写镜头”尾随着抢救王存柏的生产小组长、车间老工人、三轮车工人、破格开启绿灯的岗警,直至转向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大门。在“急诊!急诊!”连续的呼叫声过后的短短几分钟内,赶到岗的医务人员便完成了一串敏捷的包扎动作进入了手术宝。作品接着介绍了为抢救这只半个小时以前还充满了生命力的在劳动着的一只工人的手,骨科的主治医师以及全体医务人员如何经过一次次紧张精心的研究设计,克服了一回回手术中困难的阻力和障碍,采用“特别”的塑料管改造的办法;运用高超的接血管的技术;以及切肤消肿的坚决措施,又如何经过了一百多个不眠之夜的“特别”治疗与护理,才使这只曾经失去肤色的灰白的断手奇迹般重新成为红润有力的手。至此,作品将事件的情节和人物感情的波澜都推向了高潮,从中自然地发掘出事件和作品蕴含着的深刻的主题意义。
作者在记述事件发展进程中,涉及到的一群人物和人物之间相互的活动,都是与事件本身有着直接的联系,都是事件的构成因素并都对揭示事件意义起到了积极作用。作品是这样概括人物的活动的:“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里,上自院长,下至勤杂人员,他们确确实实地感觉到,在王存柏断手再植的工作中,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是十分重要的。……这正如一副整洁无瑕的玉环,一条细微的裂痕,就可以使得整副玉环解体。反转来说,这一副完好的玉环,也就是每一个物质细胞所积累而成的整体,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细胞,便会影响到它的整体。”正是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全体医务人员组成的整体以及医院内外人们的互相支持和协作,才是“断手再植”手术取得成功的保证,才使这一事件显示出不寻常的特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