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抒情诗幻想法是报告文学的想象手法之一。最早提出这一文学表现手法的是捷克著名作家基希,他说:“事实对于报告文学者只是尽着他的指南针的责任,所以他还必须有望远镜,和抒情诗的幻想。”作家周立波说:“真确的事实、锐利的眼光、抒情诗的幻想,同时是基希的报告的重要因素。”(《谈谈报告文学》)这说明报告文学的美感并不排斥抒情与想象,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和艺术的感染力相结合才构成报告文学的美。当然,所谓抒情诗的幻想绝不是虚构的同义词,不能借用艺术想象与抒情幻想的名义故弄玄虚、凭空乱想,不能在报告文学里掺进与真实性绝不相容的“沙粒”。抒情诗的幻想是建立在真人真事基础上,是对真人真事的艺术升华,它处处要受到真实性的制约。
抒情诗幻想法的想象方式常常用来表现一些抽象的概念。作者通过抒情的幻想,可以把一些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形象,以此描绘人物、事物、事理,抒发情感。
〔示例〕 徐迟:《哥德巴赫猜想》中的一段
数学的公式也是一种世界语言。学会这种语言就懂得它了。这里面贯穿着最严密的逻辑和自然辩证法。它是在探索太阳系、银河系、河外系和宇宙的秘密,原子、电子、粒子、层子的奥妙。但是能升登到这样高深的数学领域去的人,一般地说,并不很多。
且稍稍窥视一下彼岸彼土。那里似有美丽多姿的自鹤在飞翔舞蹈。你看那玉羽雪白,雪白得不沾一点尘土;而鹤顶鲜红,而且鹤眼也是鲜红的。它踯躅徘徊,一飞千里。还有乐园鸟飞翔,有鸾凤和鸣,姣妙、娟丽,变态无穷。在深邃的数学领域里,散魂而荡目,迷不知其所之。
〔简析〕 作者在这里描写的是数学家陈景润通过艰苦登攀,进入了数学王国领域的事实。这个领域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这个王国究竟是个什么情况,只有数学家才知道。如果用概念来介绍,就不一定能说清楚,并且也不易于让读者理解,这确实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在这种情况下,抒情诗幻想法就发挥了它的特殊功能。作者根据他的调查,凭借他对陈景润的了解,产生了独特感受。尔后运用他的知识展开抒情诗般的丰富想象,或抒情,或议论,描绘出数学王国千姿百态的美丽画面。这美丽动人的数学领域,是多少数学家废寝忘食为之奋斗,以求跨进的王国啊!作者运用这一手法,使读者与数学家一起,共同品味、欣赏、观察着数学王国的崇高和瑰丽。
值得注意的是,抒情诗的幻想在这里的运用决不是胡思乱想,它是建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对主人公的崇高纯洁的品质和他在科学领域里迷恋探索的精神的理解来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