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从某一文学作品中抽出某一人物或某一事件,按照影视特性的要求重新组织安排构成一部影视片的方法称截取法。这种方法适用于长篇小说的改编。它虽然不能反映原著的全貌,但在一般情况下,能保持原作的基本思想。
截取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截取原作中比较完整的事件,构成一部独立而完整的电影故事情节,如从长篇小说《李自成》中截取“双雄会”,集中表现李自成和张献忠又配合又争斗的矛盾冲突。另一种是以原作中某一人物为中心来截取,如从《水浒》中截取“武松”、“鲁智深”等人的故事。
采用截取法进行改编,不论以人物为中心,还是以事件为线索,都必须做到:一要适合电影、电视的艺术形式;二要努力反映原作思想和风格;三要着力塑造好人物形象。
〔示例〕 刘沛然、马吉星:《林海雪原》
原著,长篇小说,曲波《林海雪原》
原著中写了三个完整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少剑波、杨子荣等小分队指战员擒获小炉匠,逮住一撮毛,捉捕刁占一,之后,奇袭奶头山,一举歼灭了许大马棒这股敌人。
第二个故事,小分队发动群众,开通森林小火车,武装民兵,杨子荣巧扮土匪,献上“联络图”打入座山雕老巢威虎山。然后,大摆百鸡宴,舌战小炉匠,里应外合,消灭了座山雕匪帮。
第三个故事,小分队使用调虎离山计,切断敌人退路,经过四方面激战,全歼了侯殿坤、谢文东、马希山等几股顽匪。至此,小分队全部、彻底、干净地消灭了逃入林海雪原中的土匪武装。
〔简析〕 原小说中,这三个故事虽可独立成章,却又互相联系,环环相扣,形成一个结构严谨的艺术整体。但改编者从中截取了“智取威虎山”的故事,以杨子荣为中心,以打入威虎山,歼灭座山雕为基本情节,人物与事件紧密结合,既突现了原作的主题思想,又塑造了杨子荣大智大勇的英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