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朴素美

朴实平易、不事雕琢、不尚重彩、感情自然真挚的语言是朴素的语言。朴素的语言易懂,易引起读者的联想,表现力强,具有平淡自然的美。老舍说得好:“文字不怕朴实,朴实也会生动,也会有色彩。”(《人物、语言及其他》)

语言的朴素不同于平庸,平淡也绝不是淡而无味,而是将深厚的感情,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言道出,是“深入而浅出”的。

朴素的语言不是语言的原始状态而是经过锤炼、琢磨而又看不出人工斧凿痕迹的圆熟状态。正如王安石所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具有朴素美。如他的组诗《归园田居》第一首: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呜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人的醇厚有味而又朴素平淡的语言,细致描写了幽美的田园风光:榆、柳、桃、李等树环抱中的茅舍草屋,远处朦胧中的村落,依依上升的炊烟;没有喧嚣,只有狗吠鸡鸣打破的宁静……诗中的语言是经过高度艺术提炼的“田家语”。运用这样的语言描写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恬静自得的心境,真率自然,如从胸中自然流出一样,给人以真实亲切的感受。显然,诗中朴素的语言的运用是和诗歌的内容以及白描手法的要求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