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有些新闻事件过程复杂,头绪繁多,涉及面广,单纯地采用纵式或横式结构,很难将新闻事实全面、完整、立体、本质地表现出来。从报道需要出发,有的记者采用纵横交叉的办法,将纵向叙述与横向交代交叉进行,在反映事物本质的各个纵深点上或围绕事件的某一焦点,展示出若干个横剖面。这样,二者扬长避短,互为补充,相互作用,多侧面、多层次,生动形象地呈现出事件的全貌,深刻、有力地揭示事件的本质。这种结构方式也叫复式结构,即综合纵式结构和横式结构的方式来组织材料。
〔示例〕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1960年2月29日《人民日报》)
这篇通讯对新闻事实的报道大致是这样的:
先用倒叙的手法写平陆县委为抢救六十一名食物中毒的民工向北京市特种药品经营部紧急求援。
写平陆县委获知六十一位民工食物中毒的消息后,立即中止县委扩大会,全力投入抢救工作以及抢救措施无效、急需特效药“二巯基丙醇”。
写老梢公打破黄河不夜渡的老例,冒险送找药的两名同志渡过黄河,到三门映市买药。
中毒的民工生命垂危,为抢救他们的生命,平陆县委决定向首都求援。
卫生部领导及属下各部门有关同志协同民航局、空军等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同心协力、分秒必争投入准备空运药品的筹备工作。
写运送药品的经过。
写抢救成功。六十一名阶级弟兄化险为夷。
〔简析) 这是一篇事件通讯。这篇通讯以山西省平陆县张沟工地六十一名筑路民工食物中毒后得到及时抢救的事件为题材,在写法上最为突出的就是运用了纵横交叉的结构安排。全文共十一部分,各部分的时间标示是:1960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七,下午4点钟;2月2日;就在同一个时间内;2月3日,下午4点多;现在,已经是下午5点多了;时间将近晚上7点;7:30以后;夜里9:03;夜里11:23;就在同一个时间内;2月3日,深夜。可以看出总的是以时间的发展为顺序来写的,而在同一时间内又以地点的转移为记叙的顺序。例如,2月2日,在这同一时间内,从张村公社写到平陆县委会,再写到黄河渡口,还写到三门峡市;2月3日下午5时以后,在这同一时间内,从北京广安门外写到特药商店,再写到平陆县邮政局和空军基地,还写到张村公社。即以时间为经,地点为纬,纵横交错,把紧张的、错综复杂的事件组织得眉目清楚、有条不紊。尽管文章涉及许多单位的人和事,头绪繁多,内容纷纭,事件的变化发展比较曲折,时间的迁移和场地的变换也比较频繁,但因为按照一定顺序来组织材料,所以条理分明、层次井然,能够鲜明地表现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