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拟人包袱

〔释义〕 在把某事物当作人来描写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包袱叫拟人包袱。

“拟人”是修辞格,也是一种写作技法。它是把物赋予人的言语行动和思想感情。作为曲艺作品中的一种包袱,还应当具有喜剧的艺术效果。这种效果主要是来自于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描绘。

〔示例〕 李润杰:(快板书)《抗洪凯歌》

  ……

  第一次洪峰正作乱,

  第二次特大洪峰又来窜犯,

  来得猛,快似箭,

  它一心要把天津漫。

  它要把天津都走遍,

  它要到市里看一看,

  它要到大街转一转,

  它要到胡同串一串,

  它要把工厂机器涮一涮,

  它要把自来水给换一换,

  它要到三楼顶上站一站,

  这特大的洪峰要把天津灌。

〔简析〕 1963年8月河北省境内连下七天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处于天津上游的九条河的河水以万马奔腾、翻江倒海之势,直奔津城,大有吞没天津的劲头,天津人民齐心协力,奏起了一曲抗洪的凯歌,战胜了洪水,保住了天津。《抗洪凯歌》正是以这场抗洪为题材,以饱满的热情、感人的事迹、风趣的语言、生动活泼地歌颂了这场“人定胜天”的伟大战斗。

常言道“水火无情”。对来势如此凶猛,将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损失的洪水应当如何描绘和表现?作者没有用耸人听闻的语言去说它如何要淹没天津,如何要房倒屋塌,如何会给人民的生命造成威胁,而是巧妙地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大水漫天津说得那么轻松,那么随便,它只不过是好奇地“看一看”“转一转”“串一串”,还好心地要把机器给“涮一涮”,还要把天津有名的带有苦涩味的“自来水给换一换”。这是多么生动而又幽默的语言。人们听了这些,哪里还会感觉到洪水的威胁,哪里还会觉得“灾难临头”,有的只是一阵阵轻松的笑声。它起到了解除人们精神上的压力,增强人们的斗志和战胜洪水的信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