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正反式

〔释义〕 正反式是指围绕议论中心,从正反两面设分论点展开论证的一种结构形式。它不同于以批驳错误观点为标志的破立结构。作者在文中只是用正反对照的方式来突出自己论点的正确性。列宁说:“自然界的(也包括精神的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具有矛盾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事物常常是在正与反的对比中显现其特点和意义。正反对照,既可以先正后反,也可以先反后正,两者形成强烈对比,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要注意:在正反论证中,一定要用反差较大的事或理来加强文章的论辩的力量。

〔示例〕 顾执中:《就是死,也要有品德》

同是死,为什么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因为即使是死,也和品德有联系。

有的人,临终不忘他人,嘱子女要火化,丧事从简,不开追悼会,以免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公家的经费;有的人不忘科学,嘱将遗体捐赠医院解剖,推进医学的发展;有的人预感不久于人世,拚命争取时间,多为人民作贡献;有的人将生死置之度外,为保卫祖国安全、保护国家财产或抢救别人生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更是万世留芳,永为人们歌颂和纪念。

可是有的人的死,却很不值得。为非作歹、触犯国法被判处死刑,而为世人唾弃,且不去说它。有的人年纪轻轻,稍不遂意,就想轻生。殊不知生命决不只属于个人,任何人都有应尽的社会义务,怎能采取这种对父母、对家人、对人民极不负责的态度?有的人因为个人目的没有达到,就去杀害他人,祸及无辜,为了逃避罪责自己也一死了之,可谓一点做人的资格都不讲。有的人临终前遗言一定要睡棺材,住坟墓,和活人争土地,或者示意家人大办丧事,也是不足取的。

一个人的死,尚且要有品德,何况于生?我们要活得有志气,有抱负,有意义;也要死而无憾,给人民留下有益的东西。

〔简析〕 本文围绕“即使是死,也和品德有联系”的中心论点,采用一正一反,相互对照的构架方式,突出了论点的正确性。该文结构紧凑,褒贬鲜明;对于正反两面列举的事例,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现实性,且有叙有议,语句简练。篇末写道:“一个人的死,尚且要有品德,何况于生?”指明了文章的宗旨是写给活人看的,是说人生价值的,颇能发人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