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并列式

〔释义〕 并列式结构,又称平列式结构,它是根据事物多角度、多侧面的特点组织文章的。它的形式是从几个方面对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方面”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各个方面共同为论证中心论点服务。它的特点是以中心论点为中心,呈放射性,四面展开论证,好像一个车轮子,中心论点是轴,而几个方面是它的辐条。

这种结构形式,能使文章条理清晰,井然有序,便于从不同的方面阐述内容比较复杂的问题,使人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全面的、透彻的了解和认识。但要注意“方面”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先后次序。

〔示例〕 瞿秋白:《鲁迅的精神》

这篇文章在概括论述了鲁迅思想的发展过程和他是怎样在战斗中前进的内容之后,着重论述了鲁迅的革命精神。

第一,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作者认为鲁迅是主张要“正视人生”,也就是要清醒地认识现实;“鲁迅是竭力暴露黑暗的,他的讽刺和幽默,是最热烈最严正的对于人生的态度”,“他的燃烧着的猛烈的火焰在扫射着猥劣腐烂的黑暗世界”。认识——暴露——扫射,这就是鲁迅的“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主要内涵。

第二,是“韧”的战斗。作者指出这就是“对于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决,持久不断,而且注重实力”。“坚决”、“持久不断”,就是要有“咬筋”,要“一口咬住不放”;“注重实力”就是要用“壕堑战”的战术,不要中敌人的奸计。

第三,是反自由主义。作者评论说,也就是反妥协主义,也就是“打落水狗”精神。“要打就得打到底——对于一切种种黑暗的旧势力都应当这样”。

第四,是反虚伪的精神。作者论述道,这是“鲁迅的最主要的精神,他的现实主义,他的打硬仗,他的反中庸的主张,都是用这种真实,这种反虚伪做基础”。鲁迅所极端反对的,就是“这个地主资产阶级的虚伪社会,这个帝国主义的虚伪世界”。

〔简析〕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应该如何认识鲁迅的精神,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作者基于对鲁迅的了解,从四个方面论述了鲁迅的精神,是很全面和深刻的。

文章由于采用并列论证的方式,眉目清晰,条分缕析,也就容易使读者有一个全面、透彻的了解和认识。

鲁迅精神的四个方面,形式上看是各自独立的,但实际内容上是紧密联系的。正如作者在文中指出的,“反虚伪精神”是前三者的基础,由于反对一切“虚伪”,就必须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要反对得最坚决、彻底,就必须进行“韧的战斗”;要在战斗中不中敌人的“缓兵之计”,不受“中庸之道”的欺骗,就必须“反自由主义”。这四个方面是有紧密的内在联系而不可分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