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作者在预计到读者的接受能力的前提下,在描述和抒情时,不将事物的情景、意蕴、韵味倾泻无遗,而是有所藏,留下可供思索、回味的余地,让读者去补充、丰富形象的内含,这就是空白的技法。留有空白的艺术,既节约了笔墨,又使形象空灵飞动,带有启发性。运用这一技法,关键在善于节制,对于事物的描述适可而止,对于感情的抒发讲究分寸。即留下的空白要适中,过大则超出了一般读者的接受能力,会造成晦涩难懂,而失去读者;过小则艺术形象质实,容易堵塞读者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示例〕 穆仁:《最初的》
第一片叶芽最鲜润,
第一朵花儿最姣好。
第一次歌唱动人心。
第一封来信忘不了。
最初的思念常反复,
最初的印象活到老……
〔简析〕 这首诗回味和追忆了初恋的美好感受,省去了初恋时的具体情景的描述,可以由读者根据各自的经验去想象和填补。第一节借物起兴,赞美了春天的第一片叶芽,第一朵花儿,以引起对初恋的追忆。但兴中有比,用第一片叶芽、第一朵花儿作比喻,但比喻的是什么,没有明说,留下了空白,可以理解为恋人,也可理解为初恋,还可理解为第二节诗中所说的“第一次歌唱”和“第一封来信”,读者有思索和选择的余地。第二节承第一节而来,具体地回味了听到恋人第一次歌唱、收到恋人第一封来信的感受。但怎样地动人心魄,为什么忘怀不了,却又没有和盘托出,只是点到为止,仍然留有空自。美好的初恋以后怎样了呢?爱情是否得到了巩固和发展?诗作略去了诸如此类的絮絮叨叨,在结尾,继续一往情深地吟唱“最初的思念常反复,/最初的印象活到老”。但既然是“常反复”、“活到老”,爱情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而历久弥新这一层意思也就蕴含其中了,读者可以思而得之。可见,这首留有大量空白的诗,犹如一首好的绝句,言少意多,非常精炼。既明朗又含蓄,读者可以咀嚼、寻味,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填补这些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