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排比

〔释义〕 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连贯地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式,叫做排比。构成排比需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结构相同或相似,二是意义相关,三是语气一致。

在诗作中,排比有重要作用。首先,它有助于充分地、多层次地抒情。其次,它可以造成一气呵成的语言气势,加强节奏感。第三,排比造成诗节的大体整齐,赋予诗的排列以匀称美。

运用排比构成的诗句,从内容上看,有的相互间没有先后、主次、轻重之别,可以任意地调换次序,纯属并列关系。有的或在时间上、或在空间上、或在情状上、或在形象的描绘上诸多方面有承接关系,如果把次序弄颠倒了,会造成逻辑混乱,感情混乱。究竟采用哪一种排比形式,需视描绘对象和感情表达的需要而定。

在语言运用上,不少排比句式有相同的提挈语。但在其它词语的选用上,则应力求多样、丰富。这样,才不致造成单调,而使其富于语言美。

〔示例〕 舒婷:《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

〔简析〕 全诗三十六行,从正反两方面抒情,抒发了平等的爱情观。这里选用了前半部分的十二行,是从反面着笔,由三组排比句式构成。第一组两个诗句,每句三行,每句由“我如果爱你”的提挈语领起,两句的句子结构基本相似。第二组也是两个诗句,每句两行,用“也不止像”的提挈语领起,两句的句子结构也只是大体相似。第三组由两个节缩的单句组成,句子结构完全相同。这三组排比句式,用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表明“我”的爱情不是依附(第一个假设句),也不是陪衬(第二个假设句),更不是简单的给予(第二、三两组排比句)。在内容上,呈现出一定的逻辑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