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炼字就是从无数可以备用的词汇里去严格挑选那最合适的一个,把它安放在恰当的地方,以简洁的词语去表现容量较大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也就是说,炼字是为表现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服务的。因此一要选取最合适的词语,二要去掉冗繁不达意的词语,做到语言洗炼而内涵丰厚。它是达到诗歌语言精炼的一种手段。什么是合适的词语?总的说来,就是要选用那些有声有色有动态感和立体感的形象性强的词汇,从而使意象具有可视性和可感性。具体地说,要着意于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锤炼,特别要在动词上下功夫。确切而灵活地使用动词,包括使形容词动词化,或者使动词名词化,能使语言活泼逼真,富于动态,收到栩栩传神、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但是炼字不只是孤立地选用某一个字词,也不是字越少越好,而是要从全句、全诗着眼。一个好的字词的出现,往往前有充分的铺垫,或者后有新鲜的搭配,才见其工巧。
〔示例〕 沙鸥:《莲花池》
湖水是绿色的,
空气也是绿色的。
年轻人来了,来了,
把音乐装满亭子。
我是来抹掉记忆的,
你们却来留下记忆。
在横暴涂上脂粉的时日,
多少青春枯萎在这里?
〔简析〕 全诗充满了炼字的功夫。空气本无色,只因湖水是绿色的,似乎空气也被染成绿色,这是诗人的幻觉。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绿色的渲染,强调了自然环境的优美宁静。青春的消逝可以感知,却无具体形状;草木的干枯萎缩,既有形状感,也有色彩感,把形容草木的“枯萎”一词嫁接到“青春”身上,便使形象具体可见,如在眼前。首尾这两个形容词的妙用,造成强烈的反差。有形体的东西才可以装满亭子。在实物上才可以涂上某种东西,也可以把它抹去。音乐是一种声音,记忆是一种心理活动,横暴是一个抽象概念,都没有形体,都不是实物,诗作分别使用“装满”、“抹掉”、“涂上”,便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象。三个动词的成功运用,使诗句增辉,令人联想,使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