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雅与俗

雅,雅洁、淡雅、典雅;俗,俚俗、通俗、素朴。在写作中,雅与俗是文章作品的两种风格,而这两种不同的风格,又是由不同特点的语言所体现出来的。雅,或画面素净,色调清新;或雍容高雅,庄重古朴。这种风格必然是富有文采的书面语言体现的。俗,则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所显示出的一种朴素、淳厚、明快、疏野的风格。造语的雅与俗,风格的高雅与素朴,要视具体的对象、不同的环境和写作的要求而决定。如果写的是一个文化素养较高的人物,又在庄重严肃的场合,则应当用端庄郑重的书面语言去描述;如果写的是一个村姑农夫,又是在生动活泼的情景之中,就可以用通俗易懂、率直明快的常用词汇去描述。

比如《红楼梦》第三回写贾雨村为求复官而去拜见林如海,林如海则因贾府派船南来接林黛玉而托贾雨村照应的一席话:

如海道:“无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尚未行,此刻正思送女进京。因向蒙教训之恩,未经酬报,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图报之理,弟已预等之,修下荐书一封,托内兄务为周全,方可稍尽兄弟之鄙诚;即有所费,弟于内家信中写明,不劳吾兄多虑。”

这段话书面语很多,显得文绉绉的,既符合林如海的身份,也切合了与贾雨村交谈的环境,因此该“雅”。在第六回写刘姥姥和女婿狗儿的对话则又是另一种风格,这一段文字是这样的:

这刘姥姥乃是个久经历代的老寡妇,膝下又无子息,只靠两亩薄田度日。如今女婿接了养活,岂不愿意呢,遂一心一计,帮着女儿女婿过活。因这年秋尽冬初,天气冷将上来,家中冬事未办,狗儿未免心中烦躁,吃了几杯闷酒,在家里寻闲气恼,刘氏不敢顶撞。因此刘姥姥看不过,便劝道:“姑爷,你别嗔着我多嘴,咱们村庄人家儿,哪一个不是老老实实守着多大碗儿吃多大的饭呢!你皆因年小时候,托着老子娘的福,吃喝惯了,如今所以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成了什么男子汉大丈夫了!如今咱们虽离城住着,终是天子脚下。这长安城中,遍地是钱,只可惜没人会去拿罢了。在家跳蹋也没用。”

刘姥姥的这段话语重心长,但又通俗易懂,几乎都是口头语言,也有生活气息,显示出一种“俗”的风格,显然,这种语言只能由刘姥姥这样的农村老太太说出,很切合身份、职业。

雅与俗也可以在一篇文章作品中同时出现,如元代曲作家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就是既“雅”,也“俗”。描绘华山重峦叠嶂、黄河波涛汹涌的曲句,追述历史轨迹的文字,都比较庄重,多为书面语言,而最后两句却似口语,通俗易懂。当然,雅与俗应从实际情况出发,视具体情况而定,该“雅”就“雅”,应“俗”则“俗”,不过,对一个作者来说,应有一致的风格。需要注意的是,雅与俗应有分寸,“雅”不能深奥晦涩,“俗”不可粗俗浅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