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急与缓

急与缓,或称快与慢,在写作中是指叙述的速度、节奏。“急”,即叙述时突兀而起,落笔入题,情节(或事件)快速推进,中间没有停顿,首尾一气呵成,给人紧张、急促的感觉;“缓”,则指叙述时从容不迫,时断时续,节奏舒缓,平和委婉。在一篇文章或作品中,特别是在叙事性文章作品中,“急”与“缓”往往交替进行,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惊险的场面、紧张的情节、热烈的气氛、高潮的疾速推进,总是短语连珠,快速展开;而环节展现、细节穿插、背景交代、人物心理活动和对话,以及高潮前的铺垫、高潮后的余波,一般是慢声慢语,舒缓流动。只有正确运用急与缓的辩证艺术,文章或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才能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演变状态;也只有正确处理急与缓的关系,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才能有张有弛,跌宕起伏,错落有致。理由的《扬眉剑出鞘》当写到栾菊杰和扎加列娃对阵的场面时把双方的交锋写得刀光剑影,腾挪跳跃,紧张而激烈,这是快速描叙所致,而往事的穿插和比赛前栾菊杰躺在马德里体育馆地板的思想活动则写得舒缓平稳,娓娓细述。正因为作者把快速流动与缓慢展开有机结合,交替出现,使整篇报告文学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把急促的节奏和缓慢的叙述交织成一支和谐的英雄奏鸣曲。

急与缓的叙述为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所制约,是文章或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表达需要所决定,因此运用时一定要把握事物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规律,要从内容和形式的表达需要出发,该“急”则急,应“缓”则缓,“快”要适度,“慢”要合理,并且使用恰当的语言,这才能相得益彰,恰到好处,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