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中,“奇”是指怪诞的故事、离奇的情节、奇特的人物;“正”则指深刻的生活本质和严肃的社会主题。“奇与正”作为写作的辩证艺术,是通过古怪的故事,离奇的情节、奇特的人物,反映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古怪生活和畸形的关系,揭示生活的本质,表现严肃的社会主题,以达以奇显正的目的。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写的是许多年以前的一位皇帝,非常喜欢好看的新衣服,每天每一个钟头都要换一套衣服,对政事却不大过问。有一天来了两个骗子,说自己是能干的织工,能织出人们所不能想象得出的最美丽的布,用这种布缝出的衣服不仅色彩和图案格外地美观,而且还有一种奇异的作用,任何不称职的人或者任何愚蠢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皇帝信以为真,请这个骗子去织布,但又不太放心,先后派出大臣、官员去检查,这些大臣、官员本来什么也没有看见,但为了怕说自己不称职或愚蠢,就说布漂亮、精美,皇帝亲自去检查,面对空洞的织机,皇帝怀疑自己愚蠢,于是也自欺欺人,夸奖“布”美极了。第二天要举行游行大典,皇帝命两个织工赶制衣服,“衣服”缝好了,皇帝换上“新衣”,参加了游行大典,本来皇帝什么也没穿,但博得了人们一片喝采声,最终是一个小孩说了实话,原来皇帝是赤身裸体,人们这才有所醒悟。这个故事虽然荒诞不经,现实生活中不会存在,但它又合情合理,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折射,不仅辛辣地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愚蠢,而且也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畸形关系,主题是严肃的,发人深省的。
要以奇显正,作者必须深刻地观察社会,观察人生,要认识其本质,把握其矛盾,并且从自己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古怪的题材,离奇的情节,使之集中、突出,以此表现深刻的认识,严肃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