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大与小

在写作中,“大”是指大题材,或重大主题;“小”则主要指小题材,或从小处着墨。“大”与“小”对立统一,又相辅相成,“大”中有“小”,“小”又可见“大”。正确处理“大”与“小”的关系,或小题大作,或大题小做,二者有机结合,即构成“大”与“小”的辩证艺术。常用的技法有两种:小题大做和大题小做。小题大做,也称以小见大,即通过小题材、小事件,或细节,表现重大主题,反映深广的内容。如鲁迅的小说《伤逝》,描写的虽然仅仅是涓生和子君两个纯真青年的爱情生活,但作家从他们热恋、结合,到分手,最后子君死去的展示,以深刻的穿透力和严峻的现实主义笔触,既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和罪恶,也批判了个性解放的局限性,表现了重大的主题和深刻的思想。小题大做,目的在于取得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艺术效果,因此运用时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即选材要小,但意义的发掘却要深,要大,通过有典型意义的小题材,表现具有社会性、时代性的重大主题。

大题小做是在反映重大题材中从特定的小角度去开掘,在典型材料上着墨,以求以点带面、以一当十艺术效果的写作技法。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反映的是普法战争后法国把阿尔萨斯、洛林两省割让给普鲁士,阿尔萨斯人民承受了沦为异族奴隶的巨大痛苦的社会历史题材,这是一个重大题材,但作家把这个历史事件浓缩在小学最后一堂法文课的场景里,使这一场景典型化为向祖国告别的仪式的高度,揭示了重大而深刻的主题。这就是大题小做。运用这种技法关键是要在重大题材的演进轨迹中确定一个特定的角度,在其横向联系中找到典型材料,并在典型材料上着墨,使所写内容有点有面,点面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