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抒情式

〔释义〕 抒情式是通过某一中心事件,围绕某一中心思想,抒发某种情感的一种曲艺作品体式。曲艺的抒情,往往是通过唱词和曲调两个方面来达到的,所以多用于鼓词一类诵唱的曲艺形式。

抒情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前者是以“我”为主,直接抒发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后者是借助叙述,把作者的思想情感渗透到唱词的字里行间。

抒情,重在有“情”。选材也就必须着眼于“情”:“情”必须以事实为基础,有了感人的事,才会有感人的情。选材就要选那种使自己受感动并有“情”可抒的事情,而这种“情”又是真实的,发自内心的,非抒不可的。这样抒发出来的情感才会引起观众的共鸣,否则就成了“无病呻吟”。

〔示例〕 雷蕾:(鼓词)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主题歌

  千里刀光影,

  仇恨燃九城。

  月圆之夜人不归,

  花香之地无和平。

  一腔无声血,

  万里慈母情。

  为雪国耻身先去,

  重整河山待后生。

〔简析〕 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是根据老舍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写的是发生在沦陷了的北平(现在的北京)的故事。它以深刻的笔触叙述了在日寇的铁蹄践踏下的中国人民所受的奴役和蹂躏,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的凶恶残暴,歌颂了北平人民的爱国激情和崇高的民族气节。这段唱词,既是对故事内容的概括,也是对故事主题的提炼。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唱出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的形势,日寇的屠刀肆无忌惮地杀戮着中国的老百姓,神州大地到处闪动着刀光剑影,仇恨的烈火燃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也自然点燃了北平城的反抗怒火。“月圆之夜人不归,花香之地无和平”,既然侵略者破坏了我们美好的和平生活,我们绝不能俯首贴耳任人宰割。于是引发出后四句的激情。爱国青年为雪国耻,不惜抛家离母,不怕流血牺牲。“一腔无声血,万里慈母情”,慷慨激昂,豪情满怀。“为雪国耻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后生”两句,壮怀激烈,唱出了对年青一代、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坚定信念。八句鼓词再由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骆玉笙用京韵大鼓的曲调一演唱,低沉、浑厚、高昂、奔放,有仇、有恨、有悲、有愤。充满了北国之悲风的味道,充分抒发了爱国之情、救国之情和振奋民族斗志之情。好一首抒情之曲。

这首曲词是“间接抒情”,即是借助叙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渗透到唱词的字里行间。八句词没有一个“我”字,全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作为全剧的线索,作为故事的纲要,作为激励人心的警句,作为向敌人索命的烈火,唱出来、喊出来、喷出来,充分地抒发了感情。由此可见不管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都能各得其所,各尽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