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结构
date_range
01/05/2019 00:00
〔释义〕 意识流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来的,他说: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一股切不断的流水,意识是一种持续连绵的过程。这种心理现象二十年代开始出现在欧美作家的文学作品中,五十年代后进入电影,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电影结构方式。意识流结构的影片以直接表现人的意识流动为目的,着重表现人的幻觉、梦境等不清醒状态下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它与时空交错结构所表现的心理活动不同。时空交错结构是以人物塑造为中心,其中表现的心理意识是理性的,有逻辑次序的。而意识流影片是不以人物为中心,而以意识为中心,专门描写各种下意识、潜意识,唯独不描写人的理性意识。因此,就西方意识流影片的总体结构而言,是不足取的。但其中将人的意识活动加以视象化的某些技法倒是可以借鉴的。不过,运用“意识流”技法应格外谨慎,严肃对待,否则,将有猎奇和盲目模仿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