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补叙

date_range 01/05/2019 00:00

〔释义〕 是在叙写事件的过程中和结尾处,对于和事件有关的某些情况做必要的解释说明,用以丰富和补充上文或全文内容的一种叙述方法。清人李绂《秋山论文》云:“叙中所阙,重缀于后,为补叙。”所谓“叙中所阙”当然指对于叙述来说是必要的内容,而又在叙述中暂时没有交代,它们常常是事件发展过程中的某些重要的甚至关键性的环节,作者先有意隐去不写,以造成读者的悬念或错觉,等到事件出现了令人感到意外的结局、读者产生疑问的时候,再作补充说明,令人恍然大悟,获得某种审美的满足。因此,补叙的内容原本是情节发展过程中甚至是开端部分的重要片断,重要环节,本身有相对完整的内容和时间推移的过程,只是为了表现上的需要而置于一段故事或全文的结尾。由此看来,补叙不是可有可无的余墨,它对刻画人物、表现主题、完善情节都有不容忽视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如《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故事,在结尾处补叙吴用等人设计的经过,就是极重要的笔墨,没有这段叙述就不能揭示梁山好汉的机智,情节的结构也不完整。有人将行文过程中的某些补充性的诠释文字也称为补叙。如《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认为破折号后的“亚父者,范增也。”亦属补叙。但这就和插叙、诠叙难以分清,只好说,补叙是插叙的一种。亦聊备一说。

具体叙述

date_range 01/05/2019 00:00

〔释义〕 指小说写作中,对事物、人物、事件进行事实或细节明确、细致的交待介绍的叙述方法。和概括叙述、简略叙述相对而言。对事物进行详细叙述,其特点就在于不捐弃事物的实际情况和细枝末节,往往深入事物内部,对事物进行细线条的铺陈。它有助于充分展示事物的丰富内容或详细进程,交待人物的方方面面,使读者对作品内容获得细致清晰的感性印象。具体叙述与详细叙述或详叙相近,但不完全相同;详细叙述强调叙述量上的多与细,具体叙述强调叙述着眼于事实情况,而非抽象笼统的内容。因此,严格地说,具体叙述只能和概括叙述相对,而详细叙述的对应一方则是简略叙述;具体不全等于详细,正如概括不全等于简略一样。具体叙述和具体描写也不相同。虽然二者都着眼事物的细节和感性形式,但具体描写更强调表现上的具象化,强调对表现对象感性形式或存在状态的逼肖的摹拟,其中不乏事物形貌的生动再现,并借助读者的再造想象,在头脑中闪现事物的生动形象和活生生的情景;而具体叙述则相对地保留着一定的抽象性。它只强调对事实情况或事物细节的明确介绍,但不强调对其存在状态、感性形式的生动逼肖的摹拟。不过二者有时也很难截然区分,往往配合使用。具体叙述又常和概括叙述配合,或先“概括”后“具体”,或先“具体”后“概括”。旨在使读者既能把握事物总体面貌,又能了解其实际情况、细节内容和清晰的过程,作到点面结合,“纲举目张”,使人对事物有完整而又鲜明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