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性把握
date_range
01/05/2019 00:00
〔释义〕 报告文学的文学性,决定了报告文学采用形象思维和运用形象化的方法反映生活。从取材聚事到构思谋篇无不需要形象性的把握。如果某些生活素材的性质、容量决定了它不容易构成鲜明的文学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社会的或自然的环境和景物在内的,具体可感的、生动的生活图景,那么,就要坚决放弃这种题材。一流的报告文学题材应该是不但具有时代性、新闻性、典型性,而且还要具有极其生动的形象性。如果有了一流的创作题材,而不能运用形象化的方法去艺术的表现,仍然不能写出打动、感染读者的好作品。因此,在构思谋篇过程中,仍然需要形象性的把握。这就要求作者正确认识和评价生活形象,在艺术性上下功夫,用文学性的语言,将生活形象转化为报告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